• 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教学设施,
  • 以高质优效、授人以渔见长,
  •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弘扬中华儿女之神韵。

400-018-6228

云南饮源斋职业培训学校 - 学校简介

云南饮源斋职业培训学校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传承传统文化、培育专业人才为核心,依托云南省茶业协会的行业资源,构建起包含国家级师资、完善实训设施的教学体系,近二十年累计培养数万名学员,覆盖全国及海外地区,成为茶学及多领域职业教育的标杆机构。

从行业需求出发的二十年职业教育之路

在昆明职业教育版图中,云南饮源斋职业培训学校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这所由云南省茶业协会全权负责国内外职业培训的唯一机构,自成立至今已走过近二十个春秋。不同于普通培训机构的短期化运作,饮源斋始终以"授人以渔"为教学准则,将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职业技能培养深度融合,逐步成长为西南地区职业教育领域的标杆院校。

学校的学员分布是其影响力的直观体现——从云南本地茶企技术骨干到江浙茶商后代,从东南亚茶产业从业者到欧美茶文化研究者,饮源斋的教学网络已延伸至全国31个省市及海外12个国家和地区。这种跨地域、跨文化的学员构成,既验证了教学内容的普适性,也推动着学校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以适应不同背景学员的学习需求。

国家级师资矩阵:职业教育的核心底气

职业教育的质量,最终取决于师资力量。饮源斋的教师团队由数十位持有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人才构成,形成了层次分明、覆盖全面的教学梯队。其中,国家一级专业教师6人,多为行业内深耕20年以上的专家,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更掌握一线实操经验;国家二级教师12人,主要承担核心课程教学,擅长将复杂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技能模块;国家三级教师33人,则专注于基础技能培训与学员个性化辅导。

值得关注的是,学校还配备了2名国家级考务督导和8名国家高级考评员、17名考评员。这支"双师型"团队不仅能保障日常教学的专业性,更能精准把握职业资格考试的动态要求,帮助学员在掌握技能的同时,顺利通过各类职业认证考核。这种"教学+考证"的双轨培养模式,正是饮源斋学员率始终保持高位的关键所在。

600㎡沉浸式教学空间:从理论到实操的无缝衔接

学校位于昆明市盘龙区白云路的校区,占地超600平方米,内部空间按照"教学-实训-考核"一体化需求设计。进入校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功能分明的教学区,这里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行业标准教材及最新版教学课件,确保理论教学与行业前沿同步。

穿过教学区,便是占地近200平方米的实训区。这里设置了茶学专业所需的评茶室、制茶工坊、茶艺表演厅等专项空间,每个区域都配备了真实生产场景中的设备——从传统的手工揉捻机到现代的茶叶色选机,从明代制式的茶器到当代创新茶具,学员可在全真环境中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各项技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专门设立的鉴定舞台。这个可同时容纳50人实操考核的空间,完全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搭建,从考评流程到设备摆放均与正式考场一致。学员在此完成的每一次模拟考核,都是对真实考试的预演,这种"考学结合"的环境设计,有效提升了学员的应试能力与心理素质。

文化传承与技能培养的双轮驱动

在饮源斋的教学体系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绝不是一句口号。学校将茶文化中的"和、静、怡、真"理念融入课程设计,无论是茶学专业的《中国茶道发展史》,还是其他职业课程的人文素养模块,都始终贯穿着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与应用。

以茶学专业为例,学员不仅要掌握茶叶种植、加工、品鉴的核心技能,更需要学习茶器鉴赏、茶席设计、茶事礼仪等文化内容。这种"技能+文化"的复合培养模式,使毕业生不仅能胜任茶企技术岗位,更能成为茶文化传播的使者。许多学员在后,将课堂所学的文化知识转化为企业培训内容,推动着整个行业向更有文化内涵的方向发展。

未来:以职业教育助力行业升级

站在成立二十周年的节点回望,饮源斋的发展轨迹始终与行业需求同频共振。面对职业教育数字化、智能化的新趋势,学校已着手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引入VR制茶模拟系统、AI茶艺评测设备等新技术,让传统技能培训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对于未来,学校负责人表示:"饮源斋将继续以'饮智慧之水,源育才之泉'为使命,在巩固茶学教育优势的同时,逐步拓展至食品加工、文化创意等关联领域,为更多从业者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服务,用专业能力助力行业人才升级,让传统文化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焕发新的生机。"

学校环境
  • 校区环境相册
    校区环境相册
  • 教室环境照片
    教室环境照片
  • 作品照片
    作品照片
  • 挑选茶叶
    挑选茶叶
  • 校区环境相册
    校区环境相册
  • 教室环境照片
    教室环境照片
课程导航
校区导航
0.0312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