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办学脉络:从求实中学到省一级一等高完中的蜕变
在春城昆明的教育版图中,昆明市第十中学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这所承载着百年教育使命的学校,其前身可追溯至1920年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苏鸿纲先生创办的求实中学——人民音乐家聂耳曾在此求学的历史,为校园增添了独特的人文底色。
历经岁月淬炼,学校发展轨迹清晰可见:1980年被审定为省属重点中学,1994年晋升省一级(二等)完全中学,2009年成功跻身省一级一等高完中行列。2010年国际部的成立与加拿大国际高中班的开设,更标志着学校在国际化教育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截至目前,学校已累计为社会输送包括聂耳、杨苏、宣科等杰出人士在内的7万余名毕业生,"求实"二字早已融入校园的每一寸土壤。
师资建设体系:特级引领的教育湘军
教育质量的核心在教师。昆十中拥有一支以"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为追求的教师队伍,他们既有深厚的学术造诣,更怀"乐化春泥"的教育情怀。
数学学科领域,享受特殊津贴的特级教师俞泰红,以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的称号树立专业标杆;语文教学阵营,"十杰校长"陈志聪、"语文首席特级教师"魏光虹、"省十杰教师"崔云等,用"市学科带头人""市劳动模范"等荣誉诠释教学匠心;更有刘振昆、姜苹、刘枚等优秀教师,在"全国先进工作者""市杰出园丁"等称号背后,书写着"爱生奉献"的教育故事。这支队伍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更是学校"精雕细刻"办学精神的生动注脚。
现代化教育设施:智慧校园的全维度构建
为支撑"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昆十中持续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构建起覆盖教学、管理、服务的智慧校园体系。
硬件配置方面,两个校区实现内部互联与资源共享,总计1000余个信息点、550台计算机的配置,确保教学资源的高效流通;100套多媒体投影系统覆盖所有教室,16间专用教室、5间计算机机房及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为多样化教学提供支撑。软件系统层面,数字广播、图书馆信息管理、一卡通、视频会议、视频监控报警等系统的集成应用,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更构建起安全、便捷的校园生态。值得关注的是,6.8:1的计算机生机比,充分满足了信息化教学的实际需求。
办学理念体系:从"求实"精神到教育观的系统升级
历经90年办学沉淀,昆十中将"求实"精神细化为完整的办学理念体系,形成了包括校训、办学精神、办学思想、校风、教风、学风的价值框架。
校训:求实——这一简洁表述,既是对办学传统的凝练,更是对教育本质的坚守。
办学精神:精雕细刻 崇尚优质——体现了对教育细节的极致追求与对卓越品质的不懈向往。
办学思想: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追求卓越——明确了教育的核心是人,发展的目标是和谐与卓越的统一。
校风:厚德求实 博学笃行——从品德修养、治学态度、实践精神三个维度塑造校园气质。
教风:博学善导 爱生奉献——对教师专业能力与职业情怀提出双重要求。
学风:勤学善问 尊师进取——为学生成长指明了具体路径。
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确立"教育终身化、民主化、个性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教育观,秉持"对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育人观,将素质教育作为核心抓手,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打造让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品牌。
未来发展愿景:从精品化到示范性的跨越
当前,昆十中已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窗口学校。面向未来,学校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在巩固现有精品化办学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通过教育理念输出、师资交流合作等方式,让更多学生享受到高质量教育。
学校的终极目标,是建设成为"学生热爱、家长信赖、社会赞誉"的省一级一等标杆学校,并向全国示范性高中行列稳步迈进。这一愿景的实现,既依托于百年办学积累的深厚底蕴,更需要全体师生以"求实"精神为指引,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持续创新、勇毅前行。